新華社北京10月28日電
(2025年10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通過)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深入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就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五”規劃提出以下建議。

以下節選了部分關于“能源、綠色發展、低碳發展”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
一、“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
原文表述:美麗中國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碳達峰目標如期實現,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體系初步建成,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不斷提升。
二、 產業發展層面:培育新動能與綠色轉型
原文表述1: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著力打造新興支柱產業。實施產業創新工程,一體推進創新設施建設、技術研究開發、產品迭代升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完善產業生態,實施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加快新興產業規模化發展
原文表述2:優化提升傳統產業。推動重點產業提質升級,鞏固提升礦業、冶金、化工、輕工、紡織、機械、船舶、建筑等產業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提升產業鏈自主可控水平,強化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滾動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技術改造升級,促進制造業數智化轉型,發展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服務型制造,加快產業模式和企業組織形態變革。增強質量技術基礎能力,強化標準引領、提升國際化水平,加強品牌建設。優化產業布局,促進重點產業在國內有序轉移。
三、 能源體系層面:多措并舉推動結構性變革
原文表述: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持續提高新能源供給比重,推進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著力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能源強國。堅持風光水核等多能并舉,統籌就地消納和外送,促進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加強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推進煤電改造升級和散煤替代。全面提升電力系統互補互濟和安全韌性水平,科學布局抽水蓄能,大力發展新型儲能,加快智能電網和微電網建設。提高終端用能電氣化水平,推動能源消費綠色化低碳化。加快健全適應新型能源體系的市場和價格機制。
四、 碳達峰路徑層面:制度保障與重點突破
原文表述:積極穩妥推進和實現碳達峰。實施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深入實施節能降碳改造。推動煤炭和石油消費達峰。完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穩步實施地方碳考核、行業碳管控、企業碳管理、項目碳評價、產品碳足跡等政策制度。發展分布式能源,建設零碳工廠和園區。擴大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范圍,加快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建設。
五、 支撐保障層面:安全、貿易、科技與金融協同
原文表述: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完善中央銀行制度,構建科學穩健的貨幣政策體系和覆蓋全面的宏觀審慎管理體系,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
原文表述:推動貿易創新發展。促進外貿提質增效,加快建設貿易強國。推動市場多元化和內外貿一體化,優化升級貨物貿易,拓展中間品貿易、綠色貿易,推動進出口平衡發展。
原文表述:加快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深化貿易、投資、產業、人文務實合作,拓展綠色發展、人工智能、數字經濟、衛生健康、旅游、農業等領域合作新空間。完善多元化、可持續、風險可控的投融資體系。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doc》
返回上一頁
財務共享平臺
OA辦公平臺
采編發投稿平臺
公司首頁
公司概況
新聞資訊
媒體聚焦
企業文化
員工園地
專題專欄
友情鏈接:
陜公網安備 61019402000012號